“无为,无知,无欲”
《道德经》可以由三个词来总结:无为,无知,无欲
何为“道”。《道德经》第一章里提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不可观测的自然规律。这种观测不到的自然规律是自然存在但由于无法观测,所以难以用言语表达,若遵从“道”,则可以做到“无为而有所为”。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是他在《国富论》(1776年)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经济学概念。它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和供需调节,市场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分配,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们,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我认为这两只看不见的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的差异,首先,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局限在经济学框架之中,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框架。”道”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次,“看不见的手“假设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道德经》中追求“道”需要去做非自我意识行为,即一种“相信自己直觉”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为了担心金钱的得失或是为了改善或维护自我形象。
无为
何为无为,无为通常会误以为等同于不做事,do nothing or no interventions,英语世界里,这个常见的误解可能来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实际含义是: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无为”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非自我意识”的行为。
- 自我意识行为:人的行为大多由人的内心主导。由于担心得失,亦或是为了改善或维护自我形象的行为叫做“自我意识行为”。
- 非自我意识行为:非自我意思行为应该是一种“相信自己直觉”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为了担心金钱的得失抑或是为了改善或维护自我形象。人在心流状态下应该会更容易体会到这种感受,比如专心画画或拼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完全没有考虑或者想到自己,而是沉浸其中,没有考虑得失,只是在心流状态下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自我意识行为的问题:他让我们以希望的方式来看待世界而不是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道德经》希望我们像一面镜子来反映世界真实的样子,但是自我意识越强,欲望和自私就越多,镜子就越模糊和肮脏。现实生活中对成功的渴望会让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真相视而不见。无为是告诉我们,抛开自我意识行为,会看到这个世界实际上并不是你所希望的那样。
第二个《道德经》中被误解的地方是人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专注于当下的感受。
但是事实却是相反,《道德经》告诉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的直觉已经被“自我意识行为”所浸染,我们生活在一个倡导自我意识行为的世界里,我们提倡用标准化的成绩,财富水平,或者是学术上的贡献来评判一个人是否足够成功。我们的直觉早已被“自我意识行为”所浸染。《道德经》第十章里提到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提到要在被“自我意识行为”所浸染的社会中做到“无为”是很困难的事情,遗憾的是《道德经》也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更接近无为呢?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无知和无欲来达到无为。
自我意识行为与Alex Edmans的《May Contain Lies》,里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们共同强调了Confirmation Bias和Bayesian Updates。Confirmation Bias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天命之子,同样很多企业家会雄心勃勃的开展自己的商业计划,但是一旦陷入到了Confirmation Bias中后,企业家就会忽略掉与自己相信的蓝图相违背的信息导致商业失败。例如谷歌眼镜,谷歌眼镜是一个非常酷的产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并没有很多受众。什么是Confirmation Bias,Confirmation Bias 指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所支持观点,并会重点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忽略反对自己观点的或支持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的证据。
What is Confirmation Bias? The Confirmation Bias means people tends to believe what they support or what they believed “truth” igorning the real truth. Those people (maybe most of people around us) will first seek theories and ideas and then looking for data or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theories and ideas. However, Confirmation Bias will lead people only focus on evidence spporting their theories and ideas and make people be afarid to check other rivial theories and ideas. What is Bayesian Updates, A Bayesian model is a statistical framework that uses prior knowledge and data to make predictions and decisions.
无知
贝叶斯模型与《道德经》中“无知”的观点类似但不完全一样。贝叶斯模型(Bayesian Updates)强调人们的行为和预测会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发生变化。《道德经》中“无知”的观点最早出现在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无知的一个常见误解是不要费心学习或者学习是无用的。《道德经》中对‘无知’的倡导的是要学习,但不要认为你知道事情的绝对。人性的弱点在于:我们自以为知道绝对真理,我们学习,我们会觉得自己真的很聪明,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或社会运行的规律。但这样又回到了自我意识行为,因为“我们很聪明,我们知道一切”的信念又会引导我们去做自我意识的行为,这并不是“无为”。
- 沙利度胺(Thalidomide)是一个现实例子,他最早用于孕妇呕吐。科学家发现了沙利度胺可以减轻孕妇呕吐现象,于是他们声称自己解决了分子式,公司也大力推广,似乎一切都很合理,很顺理成章,但是沙利度胺的副作用却导致了大量新生儿残疾。同样的例子在股票市场上也很明显,电影《大空头》开始的时候引用了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名言:“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让人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很确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这两个例子反映了《道德经》所推崇的“无知”在大多数人类最看重的“生命”和“金钱”领域的教训。
无知告诉我们,世界上唯一不会变化的事情是一切事情都会发生改变,知识都是暂时的。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基于我们的欲望,经历和偏见。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都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当我们相信有绝对真理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基于自我意识行为的行事风格。无知的真正含义首先要放下对某些想法的执念,仿佛他们是绝对的真理。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包括一切的自然科学,社会道德模范,社会科学等等)都是受到自身经历,欲望,和偏见所浸染的,他也许不是最深沉的知识。所以无为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保持谦虚,对其他的观点和见解保持开放的态度,既“我理解的不一定是真理”。在行动的时候不要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只有自己才可以接触到最深层次的真相。这些观点也是《庄子》的一些观点。《庄子》教我们醒来,但《庄子》非常容易被误解成接受现实躺平生活。《庄子》和《道德经》共同强调我们应该跳出常识,不要去贴标签。正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世界上有好的事情是因为有坏的事情,有美的事情是因为有丑恶的事情。无论是好坏,还是美丑,都是人为的贴上的标签,是我们根据自身的偏见,经历,和欲望而导致的自我意识行为。《道德经》说好与坏和美与丑有什么区别呢?他认为事情的好坏美丑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我们在接受社会道德的教育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谦逊的态度去对待所学习的知识。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这才是“绝学无忧”。
无欲
《道德经》中第十二章中描述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似乎老子是要提倡人们没有欲望,但是这其实是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欲望来源于我们看重某些东西而不看重某些东西,这个概念来自于我们如何给事物贴上标签。我们给事物贴上标签比如大小,高矮,暗淡的闪亮的。但是我们不仅给事物贴上标签,还给事物分配了价值判断,大的,闪亮的是好的,小的,暗淡的是坏的。一旦我们建立了这样的价值判断,社会就会鼓励人们追求好的事情而抛弃不好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的到好的东西,我们就会觉得匮乏,就会去追求好的事物,并努力去取得他们。所以社会的价值形成会基于人们的价值判断或者是欲望的价值判断,它会导致人们产生羡慕和嫉妒以及竞争意识。而《道德经》怀疑并挑战了这些价值定义,歧视和区别。这正是《道德经》看起来有些反文化(它强调社会上一些看起来好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比如《道德经》中的很多故事都强调柔软(比如水)是好事情。《道德经》尝试教导人们停止给事物贴标签,停止认为某件事情一定比另一件事情更有价值。老子告诉我们柔弱是好事请并非提倡人们要变得柔弱,而是提倡要挑战假设,去挑战外部社会给事物贴上的好与坏的标签的这个默认设定。为什么钻石值钱?因为别人都说钻石值钱。为什么人们努力的工作也要去购买名牌商品和包包?是他们真的喜欢这些东西吗?还是他们只是想向外界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无欲要和无知,无为结合起来。一旦有了欲望,欲望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所有的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当人们屈服于欲望的时候,就无法以无为的方式行事,因为人们会被欲望蒙蔽双眼,被想要的目标蒙蔽双眼。
总结下来,《道德经》的目标是要以无为的方式来行事(即以非自我意识行为来行事)。但社会会让人们很难以无为的方式来做事,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会强调人们以自我意识行为来做事。很遗憾的是《道德经》并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不过我认为这也许是《道德经》所提倡的无知,如果《道德经》告诉我们了解决方案(既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是否又是按照另一种自我意识行为在做事了呢?《道德经》给我们了警示,按照传统的规则行事也许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样貌。
Reference: